因此,我们对青浦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充满期待,希望区校双方抢抓机遇、卯足干劲,尽快推进项目在青浦落地生根。
欢迎更多复旦优秀学生到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为上海市决策咨询贡献力量。推动智库建设,服务上海决策咨询。
祁彦介绍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情况。裘新表示,高校既要做好基础研究,也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处理好学和术的关系,建好智库、做好智囊,服务好国家和地方决策咨询制图:实习编辑:苏尧祎责任编辑:李斯嘉。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经济社会的重点问题,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开展自主研究与组织研究,定期报送《调研专报》、《决策咨询》,搭建一系列组织研究平台,如领军人物工作室、研究基地等,积极推动国际智库交流合作,开展决策咨询领域的奖项评选,建设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等。学校此次调研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目的是对接上海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了解决策咨询评价体系,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商讨进一步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
未来,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将进一步为双方合作搭建平台,以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梳理重点合作领域,邀请复旦专家担任领军人物,挖掘复旦优质青年人才,紧扣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战略需求,合作开展课题研究。陈志敏介绍了复旦大学服务决策咨询研究情况,他表示,复旦大学将进一步加强智库建设服务上海的统筹设计,不断探索有组织科研的智库体系改革,加强发展研究院实体化建设与专职研究员队伍建设,发挥文理医工多学科交叉优势和智库集群优势,以与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合作与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汇聚各学科、院系优质研究力量,更好地服务上海市决策咨询工作。搭建一个交流育人经验的平台,掀起了共话育人的热潮。
徐虹教授深情表达了自己的从教感悟,所以,这一路走来,老师,教师,这个称呼,这份事业,让我更快乐,更幸福。定期谈心谈话,了解教师思政动态。来自各院所平台和附属医院的优秀教师代表和新入职教师代表济济一堂,围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在教学创新中续写育人初心,在服务奉献中擦亮上医名片的主题,分享教育工作的初心和感悟、教师工作的特色和经验。他指出,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广大教师不只是学生们的好老师,也是青年教师的指路人。
上医的师魂、师德、师才,引领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上医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永攀科技高峰。华山医院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沈芳芳则从工作制度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两个角度出发,分享了全院育人协同机制的建立、教师工作品牌的创建、传承先贤精神选树先进典型等特色工作成果。
要紧扣国内外发展前沿,优化学生研究方向。三要画好教师凝聚同心圆,用精神感召和榜样力量凝聚教师,落实教师关心关怀行动,倾听教师合理需求,解决教师急难愁盼,合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氛围,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罗赟星:用心、用情、用爱与学生打交道脑科学研究院罗赟星老师获2022年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座谈会上,她回顾了自己十多年来的辅导员经历,她不仅是学生的身边人、知心人,还通过四个一建设,与导师成为育人伙伴。要针对国家重大研究方向进行布局,引导学生服务健康中国。
袁正宏代表复旦上医党委向参会的各位老师以及上医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问候,并对在场的新进教师们表示热烈欢迎。教师要有 大视野,立足国家需求,把自己和工作摆在后疫情时代的新挑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去审视自己。设立一门遵守学术规范的必修课,和导师一起为学生扣好科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徐军,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华忠以及医学院各相关职能部处及部分单位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通过种种举措促进三全育人,努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成效,以育人成效反哺科研发展。袁正宏在讲话中阐释了上医师道:一在于爱国的师魂,坚持为国育才、为战医伤、为人群灭除病苦、为强国奋斗。
袁正宏勉励教师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教学水平,要让专业素养、工作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要在教育方式、教育理念上有复旦创新,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她表示,要重视理论学习,坚定教师理想信念。
在座谈会上,他一再强调,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二要搭建教师发展成长梯,立足全员教职工、覆盖生涯全过程、囊括需求全方位,不断健全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广大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袁正宏提出,要开展好教师工作,一要筑牢教师工作承重墙,进一步发挥三线联动三棒接力机制优势,构建完善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紧密协同的教师思政工作体系,增进教师之德、教师之行、教师之信。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培训,为当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解剖学教师,留下教育的火种。如今,徐虹的学生们在儿科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他们与老师徐虹一起,为患儿精心救治服务、为医学事业勇攀高峰。生殖与发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王小滔则分享了自己从一名学生转变为独立PI的心路历程,他从带领学生成长中发现了自己的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登山者,我希望能做好他们每一个人的夏尔巴人(登山向导),陪伴着他们攀登一个又一个人生和科研上的高峰。
制图:实习编辑:罗钰责任编辑:李斯嘉。李瑞锡:要让孩子们眼里有光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退休教授李瑞锡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如同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医西迁重庆的前辈一样,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加教育部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在两年前的教师节当天踏上支援滇西大的征途。
蒋晨:敞开心扉,拥抱学生2023年复旦大学十佳三好导学团队导师、药学院蒋晨教授在座谈会中分享了自己二十多年来作为导师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感想。徐虹:老师,教师,这个称呼,这份职业,让我更快乐、更幸福儿科医院徐虹教授入选2023年复旦大学钟扬式好老师,谈及从医生涯和从教之旅,她认为,正是教师这份职业,让与她一路同行的医者队伍愈发壮大。
随后,新进教师代表从各自经历和体会出发,分享自己成为教师后的所思所想。9月8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庆祝第39个教师节座谈会。
团队用严谨的学术学风、融洽的导学关系、积极向上的朋辈氛围、全方位的发展格局,积极推动医学人才培养事业。上医的办学历史不仅是一部艰苦创业、服务奉献、追求卓越的奋斗史,更是一代代优秀人才的培养史。三在于卓然的师才,上医历史上的16位一级教授22位二级教授、23位三级教授,均是所在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建设第一个复旦、世界一流大学,复旦上医身负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重任
来到复旦后,龚新高意外发现,大学老师的工作比想象中辛苦得多——对他而言,知识点本身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未来,我希望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为国家提供些新的思路。
从本科到博士期间,他做过许多与专业无关的事,比如创业、考证。龚新高记得清楚,师范学院的实习要求很严格,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如何上课,细致到板书第一段话写在什么地方,第二段写在什么地方。
龚老师是个很好的长辈,他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乐意看到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当中出现。多人获评归国人才青年特聘专家、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曙光学者、上海浦江人才等。
我做了很长时间科研才发现,有些知识在读书时根本就没学懂,结果考试考得还可以。从2003年起,上海市教育功臣每五年评选一次,每届一般命名不超过10名,今年是第五届。制图:实习编辑:罗钰责任编辑:李斯嘉。谦逊的言辞间,61岁的龚新高对未来充满期待。
龚新高的学生横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创造知识方面,他的要求也逐步升级:我希望本科生慢慢培养出创造知识的思维方式,理解知识背后的来源和规律,到了研究生阶段,我就会要求他们参与到‘创造知识的过程中来。此前,复旦大学曾有谈家桢、谷超豪、汤钊猷、闻玉梅院士先后当选。
基于这一科研利器,龚新高团队正在重构计算物质科学框架,开展材料量子性质预测,旨在进一步揭秘物质世界、认知物质科学,完成一些以前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预言了微纳管的硬-软转变,并给出了其转变压强与管径的幂次律。
当时内心翻涌的紧张感,他至今难忘。求真,求实,求精,求新。